世界媒体看中国 - 房市行情再下探

来源:美国之音 | 发布日期:2024-06-21 15:12

当今中国经济面临的燃眉之急和最紧迫的问题就是一度兴盛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谷,拖累了整个经济。早先对房地产市场采取抑制措施的中国当局近来力图采取种种刺激措施,试图使房地产市场起死回生,并由此重振中国经济。中国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房价在今年5月比4月下跌速度更快。

房市、经济不听党指挥

就在几年前,中国共产党当局还在中国各地推出一个一个的政策措施,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行限制。

但房地产业畸形发展,中共当局通过强硬推行三年“疫情清零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沉重打击了经济增长,一度占中国经济近乎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近乎崩溃,成千上万的中国家庭陷入破产境地、给整个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严重拖累,甚至威胁中国金融稳定。在这种的局势十分明显之后,中共当局近来又频频祭出支撑和支持房地产业的政策措施。

但在中国可以号令一切的中共当局显然难以号令房地产业或中国经济服从党的指挥。尽管中共当局采取了种种支持房市的措施,但房市仍是跌跌不休。

在中国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房价在今年5月比4月下跌速度更快之际,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17日发表报道,标题是《尽管采取了刺激措施,中国房市困境加深》,副标题是,“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5月主要大城市的房价加速下跌,其他方面的数据好坏参半”。报道说:

“中国衰败的房地产市场尚未对当局迄今为止最大胆的一些刺激措施做出反应——至少目前还没有。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支持力度,试图重振自疫情初期以来一直令人失望的经济。

“但 5 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企业和消费者仍持谨慎态度。房价继续加速下跌,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虽然有所增长,但失去了一些动力。……

“本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5 月份出口增速快于上月。

“然而,由于世界各国政府担心中国廉价产品竞争对国内就业和产业的影响,出口推动措施遭遇阻力。欧盟上周表示,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新的进口关税,称中国汽车行业受到政府大量补贴,以至于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商无法公平竞争。”

有了更多的刺激,房价还是下跌

美国彭博社稍早也以《尽管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中国房价下跌加速》为题发表报道说: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70个城市(不包括政府补贴住房)新房价格较4月份下跌0.71%,为2014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现房价格下跌1%,这是自2011年中国开始使用当前数据收集方法以来的最大跌幅。……

“上个月,中国出台了一项广泛的房地产救助计划,以解决笼罩中国经济的最大阴霾,该计划包括放宽抵押贷款规定,鼓励地方政府购买未售出的房屋。此后,中国三大城市——上海、深圳和广州——已为购房者推出了重大宽松政策,大幅降低了首付要求,并为更便宜的抵押贷款留出了空间。首都北京仍无动于衷。

“但投资者和分析师仍怀疑这些措施是否足够,因为迄今为止央行公布的资金有限,而且几个城市现有的试点项目进展缓慢。住房供应过剩拖累房价下跌,让人们投资房地产的理由减少了。”

好坏参半、前景不明的数据

日本主要报纸之一《每日新闻》5月17日从北京发出报道,标题是《5月份中国68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跌幅创10年来最高》。报道说:

“5月17日,中国政府宣布地方政府购买存量住房等措施。这将为房地产公司提供直接支持,但长期衰退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底。

“另一方面,反映个人消费趋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4月份的2.3%有所改善。中国政府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家电更新换代补贴等刺激消费措施,这些产品的销量大幅增长,但汽油车销量却有所下降。”

日本公共电台和电视台NHK同日以《5月份中国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下跌,价格下跌的主要城市超97%》为题发表报道说:

“中国全国70个主要城市中,5月份新房价格指数较4月份下降。出现下滑的城市比例超过97%,房地产衰退更加严重。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5月份新建住宅价格指数,70个主要城市中,有68个城市较4月份下降。4月份以来出现下降的城市增加了4个,占主要城市的97%以上。”

房市话题的敏感和言论自由度

面对房市下跌的坏消息,受中共当局控制的中国媒体报道谨慎,并尽力予以正面的报道。中国报道财经消息的财新网通过其社交媒体微博账号报道说:

“《全国70城二手房价全数下跌 政策效应释放还需时间》。 5月各地密集放松楼市调控政策,但截至目前成效未彰。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房地产销售和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显示,5月各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幅度持续扩大。

全国房价近两个月迭创近年新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计算,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销售价格环比下跌0.6%和0.9%,跌幅分别环比扩大0.3和0.4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高;5月,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销售价格进一步下降,分别环比下跌0.7%和1%。”

在财新网微博账号的这一报道下的评论为零。

与此同时,中国的网民通过微博对直接关系他们财务状况的房市下跌消息发表了种种见解,从政治、经济、社会、家庭财务多种角度发表评论,显示了至少在房市这个话题上,中共当局还准许中国民众有一定的表达自由:

——知道上海比房价跌得更多的是什么? 不是手表不是茅台,是人民广场相亲角里对男方的收入要求。 以前是:月薪3万以上,有房,可有贷款。现在是:月薪1万,有房,绝不可有贷款。 反应了当下经济现状与对未来的预期啊!

——这几年魔幻的不可思议。房价退回到19年,身边这些朋友还是19年的朋友,相亲开始关心对方父母有没有退休金了,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房价如果暴跌,普通人估计连烟都抽不起。房价下跌损失最大的就是穷人。如果确定损失最大的是穷人,那房价肯定暴跌。

——5月救市新政,促进了部分城市成交量的反弹,但房价跌幅却反而进一步扩大了。这说明:信心并没改善,以价换量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也就是拿着大刀砍价的买房者更多了。而想要卖掉房子的业主,只能屈服,向买家低头,进一步降价。这就是当前残酷的市场真实状况。

——看懂房市乱象及真相,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当局是最大的利益主体(出让金+税费,类似大股东)。这就决定了其深度参与其中的动机,也意味着其具有希望房市平稳健康发展(白话就是地价和房价都能持续稳定增长)的初衷。但如果什么都管,且遇到危机时只顾自己,而不顾开发商(比如超额超前征税)和买房者(开发商若降价可能会被约谈)的利益,也就是主打一个你死但我活,就会放大危机,影响救市效果,也会反噬自己。这就像恒大,大股东只顾自己,而不顾小股东、债权人和购房者的利益,最终只能是拖累各方。目前这种局面,难道没有破解的办法吗?有,那就是八个字:实事求是、执政为公。推理到这一步,我不禁仰天长叹。